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:家和网 > 新闻中心 > 内容

斗门:聚焦十大领域 攻坚服务均等

发布者::admin   发布时间: :2016-12-01

未来三年斗门将在教育、卫生、文化体育等十个公共领域进行综合改革,大幅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王荣 摄

在斗门区斗门镇的中心卫生院,新建的综合大楼目前已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,计划在2017年启用并开放100张床位,提升镇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。斗门镇中心医院的变化,是斗门近年来不断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成果。

如今斗门又有新动作。笔者11月30日获悉,该区即将出台《斗门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(2016—2018年)》(下称《方案》),未来三年将在公共教育、公共卫生、公共文化体育等十个领域进行综合改革,大幅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

据悉,《方案》以实现城乡、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,共列举敲定了114项任务清单,从服务对象、保障标准、覆盖水平等多个方面明确了任务。其中,将加快推进新建学校、学校扩建工程,坚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45元基础上逐年递增5元。

斗门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《方案》的出台为推进斗门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,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,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,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使该区基本公共服务全面、平等地惠及全区居民,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
北京师范大学-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授黄匡忠认为,斗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、共享发展的理念,具有系统性、协调性。值得一提的是,党委政府的顶层设计也将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构,而引入市场的力量,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。

公共教育▶▶三年内约15%初中教师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

公办学校学位紧张是斗门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。近日,斗门区白藤街道相关负责人在上线民生节目时曾公开回应,白藤地区将加快推进新建白藤东小学,以及扩建多所中小学,预计到2020年将新增2444个学位。

这只是斗门教育发展一个缩影。根据《方案》,斗门将从学校建设规划、教育信息化、特殊教育等11个方面着手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。

过去几年,斗门通过率先推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、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多项改革,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,为全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斗门将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,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学历水平,力争三年内初中学校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接近15%。

进入网络信息时代,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。斗门将稳步推进广东省“粤教云”项目珠海试验区的建设工作,争取全区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100%纳入“粤教云”应用学校,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。同时,推进智慧校园建设,将全区50%以上中小学校建成在课堂、学习、教研、管理、服务等五个方面领先的数字化校园。

在特殊教育体系方面,《方案》指出,2016年底前全区特殊教育教师100%持证上岗。加大融合教育培训力度,教育部门工作人员、全区中小学(幼儿园)教师、特殊儿童家长100%接受融合教育培训。同时,斗门新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必须将随班就读资源室纳入建设规划,争取三年内区内各镇中心小学及初中配备随班就读资源室。

此外,斗门还将通过加大财政的教育投入和倾斜力度、在新建公办中小学校规划建设公共艺术区、逐步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等方面,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,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
公共卫生▶▶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每年经费提至30万元

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斗门医疗卫生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打造医疗卫生高地奠定了良好基础。但随着斗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全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,成为制约斗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短板之一。

笔者注意到,《方案》中,涉及公共卫生领域的部分着墨最多,斗门将从基层医疗、分级诊疗、体制机制等方面,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。

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是斗门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战场。从2016年起,斗门区将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经费由原来10万元/年提升到30万元/年;计划到2017年完成斗门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并投入使用,2018年完成井岸镇卫生院、白藤街道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,增加镇(街)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7张。同时,未来三年继续坚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45元基础上逐年递增5元。

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,斗门将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服务制度建设。以基层全科医师为核心,以家庭医生团队为载体,以医院专科医师为指导,该区将通过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,逐步实行慢性病管理下沉基层,实现专科医师、全科医师和护师“三师”共管。

据悉,到2017年,斗门高血压、糖尿病的签约率将达90%以上,规范化管理率达95%以上;到2018年,三级医院预约号源50%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,由二、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%以上。

而作为分级诊疗的基础,至2016年底,斗门将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的全覆盖,同时,斗门还在全区逐步建立个人健康电子档案,到2018年底,实现常住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%。

公共文化体育▶▶区镇村都将有艺术中心

作为文化体育强区,斗门在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,文化体育服务、设施等如何进一步向基层延伸,也是一个重点。

场地方面,斗门将改造提升现有区级文化场馆,到2018年,建设完成1个区级市民艺术中心,在全区镇街及大型社区、村居建成一批较大规模的社区市民艺术中心。同时,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在2018年达到3.5平方米以上,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25人以上。

如果说,建设完善场地设施是提升公共文化体育的“面子”,那么,文体活动的管理运营,内容生产则是其中的“里子”。据悉,斗门将实施文艺组织孵化的多元主体培育模式,以区级市民艺术中心为基地,以社区市民艺术中心为孵化点,建成文艺社会组织孵化网络,培育公共文化参与主体。

在镇村区域,斗门则将依托社区市民艺术中心常年组织开展文艺活动与培训、创作与展示、竞赛与交流等公共服务;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纵向联动机制,实现区镇村资源的交流与互动;建立周期性文艺汇演、展演、巡演、调演机制,推进文化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。

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是带动斗门文化体育活动全面发展、扩大斗门对外宣传交流的抓手。斗门将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区级公共文化活动品牌,以社区市民艺术中心及文化活动中心为基地,开展舞蹈、合唱、戏曲、摄影、美术、书法等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,加强跨区域的文体交流活动。

■部分细则亮点一览

公共交通

到2018年,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平均达到45%以上。加快“岭南通”和其他交通智能卡的互联互通。加快“岭南通”在公共交通、长途客运、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。

公共安全

下放法律援助审批权限,在镇(街)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窗口,依托法律顾问进村(居)工作,完善法律援助制度,扩大援助范围。到2018年,法律援助服务覆盖率达100%以上。

就业保障

到2018年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2%以内,组织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5445人。

生态环境保障

到2018年,森林覆盖率达到37.9%(扣除湿地面积),森林蓄积量力争达到342万立方米以上。

到2018年,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3%以上;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0%以上;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以上。

【来源】南方日报

【采写】董谦君 吴志远


Copyright © 2025广东家和置地投资有限公司 - 家和会.All rights reserved.
销售电话:0756-2613808(家和城)/2211388(城市东岸) 家和会电话:0756-2638083
E_mail:member@jhomeland.com 粤ICP备15063959号 法律声明 | 联系我们